10月31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十四五’續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四川一手抓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一大批標志性的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四川省綜合交通線網里程達到44.3萬公里、位居全國第一,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發布會上,四川省鐵路和機場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兼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黃志用5組數據形象介紹了四川基礎設施發展的“成績單”。
5組數據簡要概括為“11353”。第1個“1”是四川省綜合交通線網里程達到44.3萬公里、位居全國第一,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第2個“1”是四川省水電裝機即將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全國每100度水電中有30度來自四川。
“3”是指四川省擁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0個,位居全國第三,不僅建有全球海拔最高的宇宙線觀測站,發現了人類迄今為止最亮伽馬射線暴,開啟了“超高能伽馬天文學”時代;同時有地下最深的錦屏實驗室,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還有能量最高的環流器裝置,新一代“人造太陽”引領未來能源變革。
“5”是指全省已建成5G基站24.8萬個,位居全國第五,實現了千兆網絡鄉鄉通、5G網絡村村通、工業園區萬兆光網全覆蓋,信息化建設底座不斷夯實。
最后1個“3”是指基礎設施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30%,為四川省經濟穩定運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十四五”以來四川省在立體交通網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戰略大通道實現突破,川青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建成通車,動車首上川西高原,成都至九寨溝一日往返的夢想照進現實。全省進出川大通道由38條增至51條。
航空樞紐能級也實現突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旅客吞吐量躍升至8733.6萬人次,連續兩年實現“千萬級跨越”,穩居全國第三;2024年貨郵吞吐量首破百萬噸大關,躋身全國前五;天府國際機場實現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西南地區首條跨城市的市域(郊)鐵路成都至資陽S3線建成投運,成都地鐵四期總體建成,已通達12個行政區和3個新區,地鐵運營里程突破700公里、位居全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