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潛用好地熱能,節能提效實現新高度。1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作為鄖陽區政府節約能源資源主管部門,緊緊圍繞建設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目標定位,立足于本地實際、著眼于能源稟賦、聚焦于低碳發展,嚴格落實減排要求,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探索資源利用方式轉變,利用“地熱能+”的模式,確保節能提效實現新高度。
因地制宜,“地熱能+”打造機關辦公超低耗能示范樣板
十堰市鄖陽區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核心水源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條件,可開發利用的地熱能豐富、熱儲品位高。鄖陽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緊緊依托這一優勢,挖掘綠色清潔能源,充分用好“地熱能+”,助力機關集中辦公區節能降耗,推進綠色轉型發展。
2019年,中心主導建設的鄖陽區聚鑫大廈(機關集中辦公區)立項伊始,便將地熱能項目納入考慮范圍內,通過對成功案例的考察、可行性的分析研究,最終決定采用淺層地熱能集中供熱(冷)技術來保障大廈空調系統的運行。該項目于2021年3月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為全區黨政機關集中辦公節能降碳首創之舉。
該系統利用淺層地表土壤“冬暖夏涼”的恒溫特性,將淺層地熱能由熱泵提升能源品位后,供建筑制冷及采暖。搭配使用智能化管理平臺及末端智慧管理平臺,實現室內空調智能定時開關機,智能恒溫,按時計量等功能,在保證室內舒適性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系統能耗。
目前該系統已接入面積1萬平方米,經測算,相較傳統螺桿機組空調系統可實現年節約用電59.5萬KW·h,每年節約標煤237.9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93噸、二氧化硫17.9噸、粉塵162噸,在傳統用電能耗上節約40%。聚鑫大廈運用“地熱能+”項目為全區推廣使用地熱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事制宜,“地熱能+”讓公共機構節能提效實現碳中和
鄖陽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還將“地熱能+太陽能”作為綠色能源發展綠色電力進行“開源”,廣泛運用于公共機構。2023年初,鄖陽區南化水廠項目建設之初,中心聯合區發改局、區城投公司、能源托管公司等多個部門組建專人專班全面分析研究項目,并邀請專家團隊通過認真謀劃、系統勘察、優化設計,最終采用開源與節流并重的方式,力爭實現“雙碳”目標。
南化水廠是鄖陽區第一座采用新一代自動化技術及信息化技術的水廠,項目以滔河水庫為水源,服務公共機構人口近14萬人。該項目使用的是“水源熱泵”供熱(冷)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開源”。利用水庫水源的恒溫特性,采用自留方式從滔河水庫底部取水,作為優良的冷熱源,通過消耗一部分電能將地表水中的低品位能源進行提升,得到3-4倍的熱量或是冷量,為大樓提供建筑制冷及采暖。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將太陽能轉換輸出的電能,經過直流匯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電柜,由并網逆變器逆變成交流電供給水廠自身日常運轉負載。與此同時,項目通過搭建智聯、物聯管理平臺,使用AI智慧管理對源側和用戶側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實現雙向調控,錯峰用能,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同時,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到達降本增效“節流”效果。
南化水廠項目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進行能源托管,項目水源熱泵裝機容量208.4千瓦,與傳統空調對比可實現空調節能率40%左右;分布式光伏發電共1942塊光伏組件,裝機容量1.4MWp,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143萬千瓦時,項目運行后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189.76噸。初步預估,地熱能和分布式光伏項目基本能夠滿足水廠日常運轉用能,實現碳中和目標。
因時制宜,“地熱能+”開展托管服務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為在漢江庫岸沿線打造節能新的增長極,讓更多群眾享受地熱能帶來的福祉,中心聯合區內多家單位積極爭取,結合域內發展定位,以“一區、兩帶、多極”發展思路,開展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和示范,同時圍繞漢江兩岸3公里范圍綠色發展帶,強化以漢江水資源和污水資源為主的地熱能集中連片應用,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方式,推進發展地熱能建筑供熱供冷,打造“全區域覆蓋,江水源為主,巖土源為輔”的地熱能集中供冷、供熱應用空間布局結構,實現地熱能規模化發展。待主要能源站全部建設完畢后,累計可服務面積超1600萬平方米,鄖陽區主城區內公共機構覆蓋率可達100%,受益人群超15萬。
利用地熱能項目規劃實施后,中心加強政策扶持和引導,加快推動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2023年9月,中心率先采用“定額托管,風險自擔”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與湖北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簽訂整區能源托管協議,在全區黨政機關實施綜合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目前,第一批71家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和能源托管工作正在推進中,預計兩年時間完成全部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和能源托管工作,實現全區公共機構碳達峰,用電量與改造前相比將下降10%。
同時,中心將地熱能智能化管理平臺融入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力量,不斷完善平臺功能、優化管理流程、增強應用實效。搭建鄖陽區綠色低碳智慧平臺,建立基于互聯網、物聯網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該系統以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通過數據的采集、監測,了解能源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能源消耗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措施整改。根據被監控設備運行狀態,靈活調整能源設備工作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節能效果。同時,配備更專業的修護人員定期開展能源效率診斷和節能潛力分析、更新節能技術和更換新型節能設備等系統化服務,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形成科學的能源管理體系,實現智能化控制與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