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舉行的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分論壇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表示,我國新型儲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03億千瓦,與“十三五”末相比增長超30倍,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已躍居世界第一。
其中,內蒙古、新疆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山東、河北、江蘇、寧夏、云南、浙江裝機超過500萬千瓦,甘肅、廣東、安徽等10省區裝機超過200萬千瓦。
分區域來看,華北、西北、華東地區占比較2024年基本保持穩定,華北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3118萬千瓦,占全國30.4%;西北地區裝機2672萬千瓦,占全國26.1%;華東地區裝機1655萬千瓦,占全國16.1%;南方地區增速較快,裝機1616萬千瓦,占全國15.8%,較2024年底增加3.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廣西、云南等水電占比較高,調節資源相對充裕的省份由于新能源快速發展,調節能力逐步趨緊,新型儲能發展需求不斷增加。華中地區裝機1140萬千瓦,占全國11.1%;東北地區裝機51萬千瓦,占全國0.5%。
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快速增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不斷取得突破,商業模式逐步完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新型儲能行業逐步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從單站規模來看,新型儲能單站規模10萬千瓦以上、儲能時長2至4小時占據多數,其中單站10萬千瓦及以上裝機占比超過三分之二,大型化發展趨勢明顯;2小時、4小時儲能裝機占比分別為76.4%、16.7%,平均時長為2.34小時。
隨著裝機規模的增加,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保供水平的作用逐步增強。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770小時,同比增加約120小時,云南、浙江、江蘇、新疆、四川、青海、湖北等多省區調用情況良好,調節作用進一步發揮。
此外,新型儲能裝備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技術路線總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據其介紹,截至9月底,各類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據主導地位,裝機超過9800萬千瓦,占比96.1%。同時,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水平持續提升,聚焦大容量電芯、大規模集成、寬溫域運行,長壽命使用等目標快速迭代,造價呈逐年下降趨勢。2025年鋰離子電池儲能EPC平均中標價格較2022年下降約40%,電芯平均中標價格較2022年下降約60%。
“與此同時,固態電池、氫儲能等一批顛覆性前沿新型儲能技術加速發展,為應對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對于多時間尺度、高安全性的能量存儲需求提供堅實支撐。”邊廣琦說。
邊廣琦表示,統籌考慮新能源消納電力保供等需求,以及煤電功能定位轉變、調節性電源發展、抽水蓄能建設、負荷側需求響應等因素,“十五五”期間,新型儲能將成為電力系統新增靈活調節能力的重要載體。為此,國家能源局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統籌謀劃“十五五”規劃布局。依據“十五五”能源規劃統一安排,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科學統籌新型儲能和其他調節資源發展規模和布局。加強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央地之間協同聯動,加強規劃、政策引導,規范項目管理,推動新型儲能全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加快完善新型儲能市場機制。鼓勵新型儲能主動適應電力市場建設要求,結合自身特點積極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等市場,獲取合理收益。推動完善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容量電價機制,指導各地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從政策引導逐步向市場驅動轉變。
三是持續推動新型儲能利用水平提升。指導電力調度機構創新調控方式,積極開展新型儲能與電源協同優化調度、規模化儲能系統集群智能調度等,科學提升新型儲能調用水平。指導新型儲能提高調度適應能力,接受并執行調度指令,進一步強化對電力系統的支撐調節作用。
四是大力支持新型儲能領域科技創新。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鋰離子電池儲能質量性能水平,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型儲能技術攻關和示范驗證,拓展多應用場景多技術路線創新應用。推動先進適合的創新成果形成標準,加快健全新型儲能標準體系。
五是進一步深化新型儲能領域國際合作。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間多雙邊能源合作機制作用,全方位加強新型儲能行業管理、產業促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項目建設、市場運營等領域交流和信息共享,攜手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本次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由國家能源局、商務部主辦,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澎湃新聞、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共同承辦。論壇匯聚來自政府機構、國內外學術界、產業界的高級別代表和專家,就技術創新、市場機制、國際合作等行業核心議題達成了廣泛共識,為新型儲能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自成為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媒體合作伙伴以來,澎湃新聞一直深度參與其新聞宣傳與分論壇承辦工作。10月30日,作為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預熱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澎湃新聞主辦了第八屆虹橋論壇“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能源轉型”的分論壇前瞻沙龍,邀請相關機構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聚焦“新型儲能出海: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主題,共同探討通過技術創新、產融協同與跨域合作推進儲能全球化,為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開拓可持續發展新路徑。11月5日,澎湃新聞承辦“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分論壇,并對分論壇進行全程圖文直播,助力提升論壇的認知度和影響力,向世界傳遞“虹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