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14:11:26來源:中國經營報點擊:7058 次
未來數年,BC技術產品有望在集中式光伏市場迎來規模化應用。
12月20日,BC技術先鋒代表——愛旭股份(600732.SH)正式發布全球首款高雙面率ABC(All Back Contact)組件——“恒星系列”。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這是繼發布分布式ABC組件產品之后,愛旭股份針對集中式電站場景推出的光伏組件新品。根據地面和水面兩大應用場景需求,愛旭股份還針對“恒星系列”開發出“北極星”和“天狼星”兩類差異化產品。
至此,愛旭股份的ABC組件產品已經覆蓋光伏各大主流應用場景,并形成了三大產品系列矩陣:集中式電站場景的“恒星系列”、工商業場景的“慧星系列”以及戶用場景的“黑洞系列”。
據了解,“恒星系列”組件產品最高功率640W,最高量產效率達23.7%,雙面率可達70%。具備更高輸出功率、局部陰影遮擋優化、高溫抑制、更優溫度系數、更高雙面率五大突破性技術優勢。
愛旭股份副總經理夏恒亮重點詮釋了集中式電站場景新品價值,并展示了相較于TOPCon產品的度電成本等優勢。“恒星系列雙面ABC組件以核心的局部陰影遮擋優化功能、溫度抑制新功能為攻堅利器,在地面和水面兩個場景均有效抑制不利環境條件導致的電池組件損壞、發電效率損耗等問題,保障項目的發電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發電量,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夏恒亮稱。
不僅如此,夏恒亮透露,接下來愛旭股份還將開發更多場景化的組件,如輕質組件&小組件。
近兩年,我國光伏電池技術迭代提速,各種技術路線遍地開花。除了TOPCon、HJT電池技術加速實現產業化之外,BC電池技術也逐漸受到市場關注。在同一技術平臺的基礎上,愛旭股份與隆基綠能分別推出ABC和HPBC技術,并引領BC技術進入了規模化量產階段。
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稱:“基于單晶硅29.56%的理論效率極限,我們為零碳社會的到來開發出了N型ABC技術。這是代表未來趨勢的單結電池終極技術,實現了從硅片(合作開發輕摻雜超導磁控直拉法)到電池(實現超快激光圖形化、創新發展無銀化金屬涂布技術)再到組件(發明高可靠0BB串焊技術、實現70%的雙面率),從效率到品質(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的全面顛覆。”
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沈輝教授肯定了愛旭股份等光伏企業在BC電池技術發展中所作的貢獻,并希望光伏龍頭企業持續產出科技創新成果,在全球新能源行業的歷史進程中貢獻更大價值。
在技術迭代之際,愛旭股份實施全產業鏈戰略,并將電池業務延伸至組件環節,試圖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自2023年以來,愛旭股份的ABC電池及組件產能和銷售網絡逐步鋪開。
2023年半年報顯示,至2023年年末,愛旭股份預計將完成珠海首期10GW年產能電池及配套組件項目的建設,并力爭實現義烏15GW年產能電池及配套組件項目的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形成年產能25GW的ABC電池及組件的制造能力。
此外,愛旭股份也在積極拓展國內外銷售網絡、開拓銷售渠道及客戶資源,并通過參與國內外產品展覽會的方式打通營銷渠道。
陳剛此前向記者表示,全年的ABC組件出貨目標有一定調整,大概保持在2GW~3GW。
記者了解到,愛旭股份此前的ABC組件產品主要分布在歐洲市場,并集中在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應用場景。而此次新發布的集中式組件產品定位以國內市場為主,且具有一定溢價率。
在發布會現場,一位愛旭股份市場營銷人員告訴記者:“愛旭股份達到國內某大型新能源承建商的投標入庫要求,具備了ABC組件的投標資格。”這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BC組件產品的身影有望出現在國內大型光伏組件招投標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愛旭股份的掌舵者,陳剛在電池技術迭代之際也有新的戰略思考。
除了布局ABC電池、組件領域之外,陳剛對傳統電池業務也有規劃。他曾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指出,電池業務作為公司的“現金奶牛”,還要持續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和生命周期。基于當前市場對電池需求的考量,愛旭股份也考慮將存量的PERC電池升級為TOPCon電池,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
TOPCon技術的發明者之一、愛旭股份歐洲研究院首席技術官Frank Feldman博士表示:“曾在PERC時代引領行業跨越式發展的愛旭,已具備將現有PERC產線全面升級改造為TOPCon+產線的能力。”

凡來源注明中國陽光能源網的內容為中國陽光能源網原創,轉載需獲授權。
掃碼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