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哈爾濱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舉行,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曉冬作主旨發布。
“十四五”以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以強烈的省會擔當,堅決扛起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使命任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打造“兩山理念”忠誠實踐地,綠水青山“生態顏值”和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大幅提升,綠色低碳已成為哈爾濱市高質量發展最亮麗的底色、最鮮明的特征。
集智聚力、合力攻堅,生態環境“優”的全景更加清晰清新
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2024年優良天數比例為85.2%,比2020年提高2.4個百分點,為歷史最好。“亞冬藍”成為賽會期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碧水“清澈度”大幅改善。松花江干流水質連續多年保持優等級,入選省級“美麗河湖”,“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成為哈爾濱市的“綠色名片”;加強水源地保護,磨盤山水庫成為全國“美麗河湖”的清澈范本。
凈土“安全性”保障有力。多措并舉堅決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國內領先水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穩居副省級城市首位,2024年糧食產量突破250億斤。在黑龍江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哈爾濱市連續四年獲評優良等次。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生態文明“興”的愿景更加可感可及
牢牢把握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重大歷史機遇,統籌推進空間布局重構、產業體系重塑、能源結構重組,生態紅利不斷釋放。
從頂端布設綠色發展格局。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高質量劃定“三區三線”,構建了“一廊兩屏三區”國土空間保護格局和“一圈七帶多點”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從中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60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2個園區獲評省級“綠色園區”,入選國家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全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從末端推動生態紅利惠民。推進熱電聯產與清潔能源替代,集中供熱普及率達95%以上;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571萬平方米,惠及64.9萬戶居民;淘汰老舊車3.9萬余輛,新增新能源車16.2萬余輛,為城市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系統施治、源頭治理,保護修復“綠”的屏障更加牢固穩固
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補短板、強弱項的有利契機全力推進,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1.5%,人均綠地面積12.32平方米,比2020年提高20.9%,濕地面積擴大至4萬公頃,建成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16個、森林公園25個、濕地公園20個,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安全格局更加穩固。
整合資源、激發潛能,冰城夏都“美”的風景更加引人動人
整合人文自然地理資源稟賦,加快“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價值轉化,生態之美已然融入城市肌理和田園風光。
城市品質精致躍升。大力推動生態為民利民惠民,包括5A級景區太陽島在內的全市公園拆墻露綠、免費開放,治理違建等地塊用于增加公園綠地、舒朗城市空間,讓市民和游客“推窗見綠、出門看景”。
和美鄉村富美宜游。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扎實開展和美鄉村示范建設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創建行動,打造星級示范村115個,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讓鄉韻鄉味更濃郁,成為宜居宜游的“天然景區”。
冰雪經濟亮眼出彩。良好生態孕育出哈爾濱的皚皚白雪、清透好冰,促進了生態與文旅深度融合、“冷資源”“綠生態”價值潛能持續釋放,成為冰雪經濟蓬勃繁榮的強勁引擎,哈爾濱市連續8年位列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接待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持續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