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節市織金縣起伏的丘陵之下,一條嶄新的輸水管道如蜿蜒巨龍,蓄勢待發、穿山越嶺。這是水電九局承建的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0MW)廠外附屬工程補給水工程的關鍵部分,更是世界首臺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機組發電的重要支撐,承載著推動能源變革、助力綠色發展的重大使命。
勇闖“地下迷宮”
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0MW)項目位于貴州省織金縣西南部的珠藏鎮和少普鎮交界處,規劃建設2×66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水電九局承建的部分為廠外附屬工程取水工程,主要建設任務包括歹陽河取水泵站、紅陽河管道工程,新建歹陽河取水泵站一座,設計規模2400立方米/小時,項目輸水管線全長19.46公里。
以“織金洞”聞名的貴州織金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域。這里“天無三日晴”,年均降雨天數超過150天。在險峻地貌建設輸水管道,猶如挑戰一座“地下迷宮”——溶洞交錯、裂隙遍布,每一步都充滿未知。項目K1+391—K1+450段是機械根本無法觸及的陡峭山崖,原始地形呈臺階狀,狹窄且落差超過30米,挖掘機、自卸車等大型機械在這里全都無“用武之地”。項目需要將直徑5米的管道置于傾斜45度的斜坡上施工,且兩側布滿荊棘與危石,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機械到不了”的現實困境,項目團隊沒有退縮。經過多次現場踏勘,項目團隊提出了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巧解”——地錨固巖加鎮支墩方案。在每個臺階上精準植入高強度鋼筋地錨,讓C30細石混凝土、錨桿、鎮支墩與山巖熔鑄為一體。同時,利用枯水期河道,讓吊車進入山崖下部,采取吊管并用臨時支架固定安裝,最后澆筑混凝土鎮支墩。這一方案以技術的巧思化解了地形的險阻,既保障了管道長期運行安全,又顯著縮短了工期。
為確保項目如期完工,項目管理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精神,科學組織施工、合理調配資源,雨隙搶工、見晴即爭,以協同韌性化天時為人和。特別是在通水攻堅階段,項目管理團隊迎難而上,面對紅陽河管道施工沖溝段(K7+300—K7+400)焊接任務施工難度大的考驗,項目部管理人員與施工班組連續三天三夜輪班作業,克服施工現場地形陡峭、大型機械無法進場等不利因素,為項目完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智造“數字密碼”
“歹陽河取水泵站原設計調壓管直徑為1米,沿取水泵站北側山體敷設,山體坡度約60度,管道焊接、吊裝施工難度極大,且征地工作未完成。”項目技術人員一邊檢查,一邊進行地形復測,將關鍵數據和信息記錄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工作筆記本上。這本筆記本,更像是一本記錄項目建設的“技術革新日志”,每一頁都藏著讓能源動脈更安全、更高效的創新答案。
在建設過程中,經過多方調研、多輪苛刻的技術經濟比選,項目團隊最終選擇采用水錘消除閥加組合式空氣閥的方案,替換原有的直徑為1米、長度為100米的調壓管方案。“這是我們做出的最關鍵也最正確的設計變更。”項目總工程師強調,“它完美地規避了復雜的地質及征地等問題,大幅削減了管道焊接和高難度吊裝施工帶來的成本,且施工簡便。”這套“水錘消除閥+組合式空氣閥”的組合方案,如同給管道上了“雙重保險”,為深埋地下的輸水管道筑牢了第一道質量防線。
為進一步破解工期與質量的協同難題,項目管理團隊還牽頭推動施工模式革新,開展焊接預制化作業,通過“平地精準焊接+桁架高效組裝”的模式,完成60%焊口的預制施工。這種“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安裝”的創新實踐,大幅縮短了現場施工周期,為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
此外,項目部將陡坡、峽谷等高風險施工部位納入重點監控范圍,采用“人工巡查+無人機航拍+智能傳感器”的多維監管模式,實時掌握施工進展與安全狀況。針對管道焊接點、懸崖吊裝區等特殊作業面,實施“一點一策”管理方案,配備專職安全員24小時輪班值守,并建立動態風險臺賬,確保關鍵部位施工全程可控、質量達標。
引來“能源活水”
深埋地下的輸水管道,一頭連著世界首臺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的機組,一頭系著黔中大地的萬家燈火。輸水管道每延伸一寸,都是對“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的生動踐行。
作為貴州省第一批集“風光火儲一體化”的高效清潔能源項目,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0MW)是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與“西部大開發”政策深度融合的代表性成果。搭載全球首創的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兩臺機組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60億千瓦時,實現每度電節約標煤20克,年節約標煤約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為西南高碳資源區的低碳發展樹立了新樣本。
從啃下地質條件復雜、天氣多變的輸水管道建設硬骨頭,到探索出復雜地形輸水管道建設的新方案,再到全方位支撐項目高質量推進,九局建設者始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擔當扛在肩上,把“西南地區的能源結構轉型”的目標,融入每一次焊接的精準把控、每一輪吊裝的細致嚴謹、每一段巡檢的安全守護中。從初春破土到深秋建成,從規劃圖紙到現實圖景,10月23日,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0MW)廠外附屬工程補給水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以生態筑基,護山水靜謐;用點山成金,釋山水動能。歹陽河的汩汩清流正通過這條“掛在崖壁上的血管”,源源不斷地為世界首臺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輸送水源。它以更智慧的方式打開綠色生產力的閘門,加速釋放多彩貴州清潔能源的磅礴力量,在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