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09:28:39來源:日照市嵐山區委宣傳部點擊:3597 次
水渣是指煉鐵高爐礦渣,以往通常作為工業廢棄物處理。它在高溫熔融狀態下,經過用水急速冷卻而成為粒化泡沫形狀,乳白色,其質輕而松脆、多孔、易磨成細粉,產生量通常占鋼鐵產量的5%-10%。如何處置水渣是鋼鐵企業普遍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在日照市嵐山區,水渣經過專門處理后卻變“廢”為寶,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實現了節能、增效、環保。
據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循環經濟部副部長趙剛介紹,過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渣,一般都堆存在現場,后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處置。不僅要對它進行苫蓋耗費成本,而且堆存時間久了之后,材料容易風化,造成環境污染。
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循環經濟部技術人員經過詳細化驗分析后發現,水渣具有良好的顆粒級配和孔隙結構,還有硅、鈣、鎂、鋁等有益成分和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是泡沫硅酸鹽建筑制品和礦渣吸音磚及隔熱層、吸水層的絕佳材料,變“廢”為“寶”的潛力巨大。
趙剛表示,水渣中含有較多的玻璃體,經過研磨和過水化化學反應之后,能夠發揮它的膠凝性能,于是開發了一種低碳膠凝材料,能夠增強水泥的強度。
瞅準這一市場,日照鋼鐵迅速新上專業設備,將水渣加工處理成建筑材料的原料,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但是如何實現高效密閉儲運和裝船通關又成了企業的一項難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日照海關指導企業申請適用“邊運抵邊裝船”等海關監管政策,實現監管和服務共贏。
“海關‘邊運抵邊裝船’監管方式,可以實現貨物到港后進入到相應的碼頭作業區域,在海關監管下視為貨物運抵,并向海關發送運抵報告,確認貨物放行后即可開展貨物裝船工作。”日照海關稽查科工作人員顧夏寧對相關政策的解讀,讓趙剛更加堅定了水渣粉出口創匯的信心。
截至12月中旬,日照海關已經監管出口水渣粉192.3萬噸,同比增長3.3倍,預計全年出口有望達到210萬噸,同比增長3.5倍。
“我們結合口岸貨物特點,積極釋放‘邊運抵邊裝船’等政策紅利,讓符合條件的貨物‘應享盡享’,積極助推外貿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日照海關駐嵐山港辦事處查驗二科副科長李成志說。

凡來源注明中國陽光能源網的內容為中國陽光能源網原創,轉載需獲授權。
掃碼關注公眾號